大客司机、机务工春运期间“断档现象”蔓延

文 /《中国交通报》 闫新亮

    近年来,中国客车在技术上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被应用于客车上,客车已经不是单纯的机械产品,而是“机电一体化产品”。因此,现在的客车对售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传统的机械维修技能外,还需要掌握更多的新技术、新工艺。目前这种机务人员短缺的局面,形成因素众多,新技术日新月异、企业内部培训不足、待遇不高、从业环境较差等都是行业管理者和客运企业管理者思考的问题。

 

大客机务,想说爱你不容易

    今年春运的时候,大客车司机短缺、机务及维修人员断档的“老大难”问题再次让鄂尔多斯汽运集团副总裁闫建军感到困扰,备用车辆缺司机、修理厂技术娴熟的技师工人屈指可数,根本无法满足春运期间客流激增的特殊需求。事实上,鄂尔多斯汽运集团的境遇绝非孤例,在广东、福建、江苏、浙江等地的客运企业也面临同样的困境。

    “现在我们面临的不单是大客车 A照驾驶员短缺那么简单,现有的驾驶员只懂开车,对车辆维护、保养,简单故障排除一窍不通,修理厂的工人年轻化,一些工人对新技术、新工艺不能有效跟进等现象更值得关注。”浙江湖州长运汽车运输有限公司机务处处长徐志敏对记者坦言。而内蒙古呼和浩特公交公司科技处南亚萍表示,修理工短缺在公交领域更为严重,以呼市公交为例,每个月2000元左右的收入让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干。“修理工干久了,我们连媳妇都找不到。”在呼市公交的修理厂,一个年轻小伙子直言不讳地对记者说。

    的确如此,在记者深入全国多地调研走访过程中,无论是公路客运企业、城市公交企业还是旅游、租赁企业,大客车维修工缺位已成全国蔓延之势。市场上那么多修理厂、4S店,为何都不愿意修理大客车呢?

    “修大客车又脏又累、天天钻到车底下,搞的灰头土脸,还赚不了几个钱,没人愿意干。相反修私家车简单、轻便,很多东西坏了直接换新的,而且赚钱又多。”在北京南三环的一个大型修理厂,修理工小李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在 80后、90后独生子女为主的今天,道路运输行业如何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并且留得住,值得我们行业主管部门、企业经营者的思考。

 

多方联手打造“技术标兵”

    如果说工作苦、待遇低让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机务工作,那么维修技能不娴熟、尤其是对先进的理念、专业的技能知识及实践操作方面,没有把他们打造成“技术标兵”、“行业能手”,发自内心找回工作的自豪感,也是值得行业反思的关键。

    去年以来,颇具战略眼光的客车生产企业、零部件配套商主动服务,联合道路运输企业、相关院校及企业技术研发团队的力量,深入一线运输单位的修理厂、特约服务站,进行一对一“传、帮、带”项目,针对大客车常见故障排除、预防客车自燃及电器件老化等进行技术培训、技能比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金旅客车在 2013年12月11日启动的“凯歌杯”售后服务技能大赛。该大赛在2014年春运前通过向金旅特约服务站提供电气系统的专项培训、考核,提高特约服务站维修人员的专项业务水平,提升服务品质,为客户提供更快速高效的售后服务。

    据厦门金旅主管销售和售后工作的副总经理彭东庆表示,他们策划此次活动,一方面可以强化和提升金旅客车的一线售后服务人员的技能水平,让他们了解和掌握金旅客车最新的车辆技术和工艺,同时为他们提供一个技能交流,技艺比拼的平台。得益于金旅遍布全国的售后服务网络,这种技术水平的进步,犹如一粒粒种子,总有一天将生根发芽,为促进整个客车服务行业的进步营造良好的环境。

    彭东庆表示:“近几年,道路运输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谓是‘腹背受敌’、‘内外夹击’。对外在高铁影响下,上座率及经营收人连连遇挫;对内燃油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居高不下。巨大的剪刀差下,道路运输行业在探索转型发展。作为营运车辆生产企业,此刻开展售后服务大赛也是为行业做一点微不足道的实事,算是雪中送炭。”

    金旅客车的良苦用心,在运输企业内部也引发了讨论,他们渴望客车生产企业能与他们联合各修理厂携手共进,为处于转型发展的道路运输企业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服务也是企业公民的责任

作为企业公民,金旅一直以“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为行为准则和运营价值观,恪守道德规范,以创新的技术和优质产品,为客户提供更高价值的服务,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金旅的“凯歌杯”售后服务技能大赛,正是在此观念的驱动下而举办的。而在现代商业社会,越来越要求企业公民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这份责任不仅仅是慈善、捐款,更应该是以宽广的胸怀,利用企业的专业服务社会。

让服务温暖人心

    公民这个字眼,大家肯定不陌生。放眼四周,我们都是生长在中国这片广袤土地上的中国公民,我们有权利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有权利花自己兜里揣着的钱,还对社会上发生的大事小事都很上心。因为我们是主人翁——似乎从有意识起,这种把自己看成国家的一员的观点就已经有了。

    同理,当一家企业积极发挥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的角色,去影响社会环境和展示社会责任时,它就是一个合格的企业公民。企业公民,是国际上用来表达企业责任的新术语。相比干大事赚大钱,它更倾向于重视企业在非商业层面的社会贡献,比如说从事公益活动、技术创新共享等。也就是说,企业不再只满足于做个“经济人”,还想做一个有温度、有血有肉,并且服务社会的“人”。

做有血有肉的个体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是历史的轨迹,是经济的灵魂,是发展的马车,是成长的动力。可以说,企业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一个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公民。

    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立,经常打个头破血流也分不出谁是老大。秦国的商鞅力推变法,但是当时战事比吃饭还频繁,老百姓人心惶惶,他的话没人愿意相信。后来商鞅下令在城里的南门外立起一根木头,当着大家的面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10两。刚开始,没人信也没人搬。商鞅就抬高到 50两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50两金。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这便是著名的“立木为信”的故事。历史发展到今天,诚信这两个字的分量丝毫没有减轻。一般而言,社会有两个标杆,一个是法律标杆,一个是道德标杆。从法律标杆上讲,企业做到守法经营、依法纳税,就是一个合格的企业公民了。从道德标杆上讲,企业应该有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即不仅要做一个合格守法的企业,更要做一个好企业。“社会是大厦,我在屋檐下”。社会是为她的每一个公民(包括企业公民)遮风挡雨的大厦,反过来说,每一个公民都有义务服务社会,心甘情愿奉献自我。

做最适合的自己

    记得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灾难造成数万人遇难,数十万人受伤,总受灾人数达到几千万人,经济损失无法统计。多难兴邦,中华民族从来都是血肉相连的。当时来自各阶层各领域的捐赠铺天盖地,其中企业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大笔捐款,如台湾巨富王永庆执掌的台塑集团和广东加多宝集团一次性捐款达一亿元。甚至,不少大型企业的董事长亲赴救灾前线,现场指挥企业的赈灾行动。

    但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万科地产董事长王石坚持只以公司名义捐了220万元,后来又以个人名义捐了10万元。在遭遇各方压力后,他还在个人博客发表“慈善应是持续活动”及“万科普通员工捐款建议 10元为限”等言论,当时网友大骂他是“冷血”、“人渣”等。虽然之后迫于形势,王石公开开口道歉。但这场风波却给很多大企业家,甚至普通公民提出了一个问题:企业的责任就是捐款做慈善吗?

    这确实不亚于一场启蒙运动。不管王石当时的表现是成熟或冲动,但事后看来他似乎有点过于理性,但其想法却没有大错。那些破口大骂的网友,都是因为误读了企业公民责任这六个字。作为地产巨头,万科一直在致力于全面展现自己所做的努力。打开万科网站,“企业公民”这四个字瞬间映入眼帘。在每个月的企业社会责任月报或年度绿皮书里,“爱佑童心 救助儿童”、垃圾分类、珠峰“零公里行动”、“为爱奔跑”等等,这样的字眼比比皆是。走进万科的项目,你会发现环保是它们的第一着眼点,并且融进了建造家园过程中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

    很多时候,衡量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不能仅仅看交了多少税,为慈善捐了多少款,还要看这个企业在对待一些人和事,对社会的贡献。这可能还包括很多方面:比如生产高品质的产品;与领域内专业人士合作,分享其成功经验,促进全行业共同进步;热心环保事业,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

    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已经苏醒,但通往企业公民之路还相当漫长,这漫长的路还需要众多企业家上下求索。

积累财富与分享财富

    承担社会责任和企业追逐利润的天性会有冲突的时候吗?其实二者非但不冲突,恰恰是相统一的。企业的经济发展决定着企业经营中的道德行为,而经营行为中的具体道德观念的建设,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稳定而持久的人文动力,传递企业正能量,为企业赢得市场的尊敬激发出内在的活力。服务社会恰恰就提供了这种人文动力。也就是说,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公民,是社会和企业的双赢。

    中国白酒第一品牌茅台,历来就有“国酒”的美誉。借助这样一个特定的载体,将社会责任理念从与客户利益相关上升到情感共鸣,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茅台已向社会捐助近 10亿元。它把这些融合进企业文化中,也真正诠释了国酒文化。

    茅台董事长袁仁国先生曾说过:我们既要善于积累财富,更要善于分享财富,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茅台所彰显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自身成长的微观命题,更有中国历史一直弘扬的励精图治、乐善好施、急公好义的使命和担当。她的存在,或许向我们标示了一个合格的企业公民应该担负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并应该如何去担负。茅台如此,其他企业也理应如此。

从“经济人”到“生态人”、“安全人”、“技术人”,折射的正是任何一家企业从企业公民、品牌形象的角度出发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将来,业界应形成一种共识,那就是企业的责任不仅是共享好的产品和技术,更是为社会传递扶助弱小的正能量。

Link

金旅网上大学

    网上大学,是金旅履行企业公民责任、以其专业素养服务社会的一个例子。三年前,金旅就创办了售后服务网上大学,各地服务站、维修站及金旅售后人员,均可通过独有的账户,登陆金旅网上大学进行学习和考核。金旅售后服务部针对人员的需求,定期提供培训课件和资料,以供售后人员进行学习充电。在每一阶段的学习后,会进行相应的考核,不合格者则需要进行重修。网上大学的创办,使售后学习更方便、更直接,并且得到各地服务站与维修站的一致好评。

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闽ICP备 05021996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