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勤快车:亟待政府引导合力推进
【导语】
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交通拥挤问题的不断显现……在大堵车时代中,点对点、一人一座的城市快车正在被人们接受,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战略新方向。
【正文】
乘公交、地铁太挤,自己开车又太堵,这是眼下城市上班族的“悲催”生活。近日,一条关于北京定制公交的新闻为这座城市的上班族带来希望:从9月份开始,北京定制公交将正式上路运营,目前定制公交平台已上线,市民可通过网页填写出行需求,公交部门将据此设计相应的定制公交线路,一人一坐,费用也不高。媒体称其“不失为缓解北京交通拥堵的一剂良策。”
定制公交也称商务班车,是通勤班车的一种,最大优势是可使用公交专用道。通勤班车因其快捷舒适,被市民称为通勤快车,目前一些城市正在尝试推广。通勤快车究竟有何缓堵妙招?目前各地的推广情况怎样?哪些城市的经验值得借鉴?它对于车型有哪些特殊要求?近日,记者采访有关业界专家、公交集团、客车企业和普通市民,对此话题进行深入探寻。
市民欢迎 专家赞同 政策扶持
据报道,截至7月22日北京公交定制平台上线一周,访问量已达9万,其中2.4万人参与了调查。家住回龙观的马女士告诉记者:“我在国贸上班,每天开车上班精疲力竭,商务班车每人有座,还有空调和WiFi,票价也能接受,我就在第一时间报了名。”
通勤快车这种精细化且可靠的公交服务新形式,为传统公交服务打开了新思路。实际上,控制和降低私人小汽车出行在城市交通中,尤其是在通勤时段交通中的比重,也是交通运输部倡导建设“公交都市”的主要内中之一。今年6月份,交通运输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中提出:“适应公众多样化的出行需求,积极提供通勤班车、社区接驳班车等多品种、多层次的特色公共交通服务”。这为通勤班车的大范围推广应用提供了政策支持。
长安大学运输科学研究院院长陈荫三教授近年来一直关注通勤快车的发展。在他看来,将私家车主吸引到公交上来,通勤快车是一种积极尝试,这种打破公交扁平化运营的新式服务,应该成为一种趋势。那么,通勤快车要提供哪些服务,才能让私家车主主动放弃小轿车通勤?为此,陈荫三教授带领他的团队在北京、广州、深圳、西安等地开展了相关调查。
以北京为例,天通苑社区号称“亚洲第一大社区”,2011年4月这里开通了专座通勤快车,分别到中央商务区、金融街和中关村,运距20公里左右,单程票价8.4元。调查发现,通勤快车满足了部分乘客“舒服且快”的需求。乘坐通勤快车的花费约为自驾的40%。早晚高峰时段如果不堵车,单程自驾车要1.5到2小时,而通勤快车基本可以保证1.5小时到达。另外,90%的乘客要求有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通勤快车满足了这个需求。而自驾上班不但在路上不能分神,到了单位还要操心寻找停车位。
调查显示,要想吸引私家车主,就要提升公共交通吸引力,必不可少的是每人一座。尽管轨道交通不断拓展,普通地面公交不断完善,但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每人一座的要求不是轨道交通和普通地面公交服务所能满足的。因此,公交优先必须落实在拓宽公共交通服务的层次上,推出能够吸引自驾一族的特色服务。通勤快车这种特色服务有助于降低小汽车出行比重和缓解拥堵,加快城市车流速度。普通公共交通效率也会随之提升,可以促进普通公共交通的健康发展。
市民认可、专家赞同、政策扶持,通勤快车前景可期。
当务之急:政府引导 合力推进
通勤快车在北京的成功运营,也为各地应用这种公交服务新模式提供了借鉴经验。
2011年3月,北京在国内首次开通12条社区通勤快车,采取“一站直达,高峰运行,乘车刷卡,统一标识”的原则,由北京公交集团组织运营。据介绍,北京社区通勤快车运营模式大体分为四种:一是开行轨道交通高峰限流车站分流乘客的快车;二是环绕社区的短途换线快车,针对出行时间、方向和上下车地点相对固定的公交乘客;三是开行企事业机关单位通勤的快车;四是服务居住区至商务区集中上下班客流的社区通勤快车。其功能定位是“区别于公交线路的刚性特征,社区通勤快车从快捷、方便的角度满足乘客多层次需求,引导更多市民放弃私家车改乘公交出行。”即希望用舒适程度更高、速度更快的特殊公交,将私家车主吸引到公交中来。
经过两年多的运行,北京通勤快车已被越来越多的乘客认可。截至目前,已经开辟公交跨线联运、小区与轨道交通接驳、单位班车、点对点早晚高峰时段一站直达四种运营模式、57个方向的社区通勤快车。
今年7月中旬,北京再次推出公交缓拥新举措,拟9月份推行“定制公交”。据北京公交集团工作人员介绍,市民提出申请后,通过在线支付以“月缴”的形式预付整月的费用,就可以利用“定制公交”服务。目前,“定制公交”使用的车型尚未最终确定,但基本可确定有大中小三种类别。公交集团会根据各条线路的申请情况选用不同车型,以满足乘坐率的要求,尽可能满足市民的需求。
北京持之以恒推广通勤快车的创新举措,无疑为全国各地打破传统公交服务藩篱、主动作为缓解交通拥堵带了一个好头,值得喝彩。除了北京,其他城市也有多种类似的践行者。如深圳提出了“商务快巴”的概念,以吸引私家车车主和高端商务出行者;广州由房地产开发商主导的“楼巴”,也以类似的方式服务城郊市民。
建议:车型因地制宜 票价合理定位
根据长安大学的调查报告,除了具备一人一座、一站直达等优势外,乘客还希望车辆配置更加人性化,如希望车内增设时钟、添加脚踏板、设置充电电源、安装WiFi无线上网设备、收看资讯和收听音乐、有阅读灯等,还有乘客希望配备放置随身物品的身边设施。
实际上,交通运输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中,已对提高公交车乘坐舒适性提出了明确要求,如“完善城市公共交通车辆技术标准和规范,提高车辆安全防护技术水平和乘坐舒适性”,“加快发展安全性能高、乘坐舒适的城市公共交通车辆,推广应用大容量、低地板公交车辆和空调车”等。现阶段,通勤班车车型及配置如何满足人性化需求,成为各地公交公司和客车企业需要面对的课题。
对此,长安大学运输科学研究院陈荫三教授建议,要针对我国交通发展现状解决城市拥堵问题,通勤快车车型要根据不同城市的交通特点和需求来研发,像北京交通特点复杂,车型需求差别大,配置也不尽相同。还要考虑人口密度的变化,票价定位也要适合当地群众的消费水平。在他看来,通勤班车有可能会成为纯电动车市场化的切入点。
政策有扶持,专家很看好,市场有需求,市民很认可。期待着通勤班车这种公交服务新模式,在全国各大城市开花结果,造福于民。
厦门金旅:捷足先登通勤快车新市场
政策有扶持,专家很看好,市场有需求,市民很认可。面对通勤快车这个市场,厦门金旅捷足先登,在今年5月北京客车展上重磅推出XML6122JHEV85C混合动力新城市快车,全力抢占这个新兴市场,引发业界关注。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早在2011年,厦门金旅工作人员在市场调研中就敏锐地捕捉了这一信息:城市通勤、城郊及短程城际客运市场、团体租赁市场将有较大发展潜力,提前布局通勤快车、城郊及短程城际巴士作为产品技术储备具有战略意义。目前,厦门金旅的巴士已经在深圳的“商务快巴”以及广州的“楼巴”市场大规模运营,获得运营公司和市民的好评。
据厦门金旅技术中心主任石添华介绍,XML6122JHEV85C混合动力新城市快车为12米旅游车造型,车身高3.4米,低地板双开门,最大乘员 52 人。动力部分采用厦门金旅深度混合动力系统,并具有自动换挡功能。其中,厦门金旅独有的异步电机发电系统和双电子智能温控冷却系统,可以保证发动机和驱动电机时刻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操作更智能,节油更明显。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厦门金旅厚积薄发,将带有自动变速功能的GHS-IV混合动力系统加载到旅游车型上,是金旅人在混合动力自主核心技术研发上的又一次探索和成功应用。加载系统后整车电功率比超过50%,节油率超过40%,最高时速达到100km/h。
就在7月上旬,石添华带领厦门金旅技术人员来到长安大学,就XML6122JHEV85C混合动力新城市快车的设计思路、关键技术及市场前景等,与专家教授进行交流沟通。陈荫三教授认为,厦门金旅研发的这款车型在市区完全适合,尤其适合城市中心区,混合动力系统可以充分发挥优势作用。他还建议,客车企业要针对我国交通发展现状进行研发,通勤快车研发要考虑不同城市的交通特点和需求,还要考虑城市人口密度变化,票价定位也要适合当地的消费水平。石添华表示,厦门金旅将积极吸收采纳这些建议,对这款车型进行完善,使之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力争将其打造成我国通勤快车市场的领军品牌。
据悉,这款新城市快车将于今年下半年上市,届时还将推出车联网手机端掌上智能查询服务,无论何时何地,用户通过手机可查询要乘坐车辆的实时位置、实时到站、实时离站等信息,更可以实时“预约”车辆。让广大上班族享受舒适快捷的同时,体验更富人情味的特色服务。
为了确保这款新车上市后安全高效运行,厦门金旅售后服务专门推出了售后养护“安行计划”:车辆上路后,厦门金旅将针对城市道路情况及具体运营线路,对车辆系统进行个性化调整;除对混合动力系统提供3年或15万公里维保期限等多项服务项目外,售后团队还将全程跟踪提供服务。可以预见,“安行计划”将有效解决公交公司对新能源客车使用方面的后顾之忧。
在新能源客车领域,金旅秉持领先一代、储备一代、创新一代的理念,着力为公众出行带来更多舒适和便捷体验。通勤快车市场大幕已经开启,厦门金旅有备而来,志在必得。
声音:
金懋: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秘书处研究部
定制公交这种精细化的公交服务新形式,相对传统公交服务有“三变”:一变公交概念;二变公交服务理念;三变公交服务能力和效率。将高水平的客运服务内容引入公交,这是对公交概念的更新。
作为行业内外热议的定制公交可借鉴机场大巴运营模式。从运输组织角度看,两种方式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大体都是点对点的运输组织方式。定制公交不过是将以机场汇聚和分散客流,分解成城市内不同区域间的往返客流组织。比较而言,机场大巴满载率、价格水平、运行距离和线路设计等,都为定制公交的运营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蒋国强:交通专家
从长远看,大型社区的通勤快车作为一种重要公共交通形式,仍会继续开通,也将会更加火爆。目前,停车权等问题还没有解决;经济上,通勤快车运行成本较高,到底由政府补贴还是引入民间资本,这些都需要探讨。
要改变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一方面需要政策支持,需要交通部门、公交集团、区县政府等相互配合,为通勤快车开绿灯,让更多的资源向普通市民倾斜;另外一方面,通勤快车并不提供家门口到单位门口的服务,这需要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公共交通系统的完善,不能让居民卡在最后一公里。
蒋国强:交通专家
从长远看,大型社区的通勤快车作为一种重要公共交通形式,仍会继续开通,也将会更加火爆。目前,停车权等问题还没有解决;经济上,通勤快车运行成本较高,到底由政府补贴还是引入民间资本,这些都需要探讨。要改变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一方面需要政策支持,需要交通部门、公交集团、区县政府等相互配合,为通勤快车开绿灯,让更多的资源向普通市民倾斜;另外一方面,通勤快车并不提供家门口到单位门口的服务,这需要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公共交通系统的完善,不能让居民卡在最后一公里。
蔡建明:交通行业研究员
通勤快车是利于环境保护、缓解城市交通、节约人力时间和精力的惠民举措,应该着力推广。
首先,政府可以对通勤快车进行一定量的补贴,使通勤快车价格降至能够被居民接受的水平。其次,规范民间班车运营,实现公私合营,民间班车虽然给居民带来了实惠,但是安全因素无法确保,所以,规范民间班车的运营,对民间班车采取定期安检等模式进行公私合营;最后,继续降低申请通勤快车开通的门槛,实现每个小区都可以按照规定开通通勤快车,那样会极大地促进通勤快车的运营规模,逐渐优化通勤快车的运营路线,实现运营的良性循环。
魏后凯: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
通勤快车可以采取其他盈利途径来平抑价格减少而造成的亏损。一方面“时间即是成本”,充分利用早晚班之间和周末的非用车时间,将班车向外出租,避免资源浪费,如目前很多机构和团体都有周末外出的计划。一方面车身资源可以充分利用,座椅套、车载电视、车身广告等都是可以进行盈利的广告资源。另一方面可以效仿民间班车,设置多样化的收费方式,如征收散客费,避免部分乘客因故不能按时乘坐班车造成的空座率,造成浪费。
但这些办法的前提是需要公交集团率先建立一个统筹体系,合理进行班车出租业务、接洽广告。